-
- 专业介绍
- 就业前景
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以“培养工业数字化转型落地型技能人才”为核心,聚焦“工业设备联网-数据采集-平台开发-场景应用”全流程能力,培养能胜任工业互联网运维、开发及行业解决方案设计的复合型人才,是衔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关键专业。
培养目标上,核心能力分三层:设备联网能力,掌握工业传感器、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的安装调试,熟悉工业通信协议(Modbus、Profinet、OPCUA)配置,能实现生产设备数据实时采集,如为机械加工机床接入工业网络;数据处理能力,掌握工业时序数据存储(如InfluxDB、TDengine)、清洗与可视化技术,能搭建简单数据监控看板(如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展示),理解工业大数据分析基础方法;平台应用与开发能力,熟悉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(如树根互联根云、华为云工业智能体)的使用与二次开发,能开发适配特定场景的功能模块(如设备故障报警小程序),具备参与中小型产线数字化改造项目的能力,直接对接高职层次核心岗位需求。
课程体系采用“工业基础+互联网技术+行业应用”模块化设计,实践课时占比超65%:工业基础模块(机械基础、电工电子技术、PLC应用技术)打牢制造领域认知,其中PLC编程与工业电路分析是理解设备逻辑的核心;互联网技术模块(工业网络技术、边缘计算应用、工业大数据处理、工业互联网平台操作)覆盖核心技能,如《工业网络技术》讲解工业以太网配置与工业协议解析,《边缘计算应用》实操边缘节点部署与数据预处理,《工业互联网平台操作》学习根云、卡奥斯平台的设备接入与数据看板制作;行业应用模块体现差异化,如汽车制造方向学习汽车焊装线数据采集与质量分析、电子制造方向掌握SMT产线联网与产能优化、机械加工方向聚焦设备负荷监控与刀具寿命预测,适配不同制造领域需求。同时,课程融入项目式教学,如“小型机械加工车间数字化改造”“电子组装线数据监控系统开发”等综合项目,学生需从设备选型、联网调试到数据可视化全流程参与,提升实操能力。
实训条件上,校内建有“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”,通常包含模拟智能产线(配备PLC、传感器、工业机器人)、边缘计算实训区(部署华为Atlas边缘模块)与工业云平台实训区(接入树根互联、华为云工业平台模拟环境),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中心搭建了完整的微型电子制造产线,学生可实操设备联网、数据采集与故障排查;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卡奥斯合作建设“智能制造实训基地”,引入企业真实产线数据,支持学生模拟开发设备维护方案。校外与制造企业、平台服务商建立实习合作,学生大三下学期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,如在三一重工实习期间参与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维护,在树根互联协助开发行业数据模板,积累企业级项目经验。此外,专业将行业认证纳入培养体系,鼓励学生考取工业互联网工程师(初级)、华为HCIA-IndustrialInternet认证,持证毕业生平均薪资比未持证者高25%,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。
职业发展路径清晰,技术深耕方向可从工业互联网技术员晋升为工业互联网工程师、技术主管,负责大型产线数字化项目;行业拓展方向可转型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顾问、行业产品经理,对接特定领域需求;也可通过“专升本”考入本科院校的智能制造工程、工业工程专业,进一步提升学历与技术水平,适配更高层次的产线规划与技术管理岗位。
工业互联网是“中国制造2025”核心支撑技术,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明确推动产业规模化应用,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5%,人才缺口超200万,就业呈现“政策扶持强、岗位需求稳、行业适配广”特征。
从岗位需求看,核心岗位分三类:基础运维岗(如工业互联网技术员),负责工业设备联网(如PLC与传感器数据采集)、边缘节点部署与日常监控,需掌握工业协议(Modbus、OPCUA)与基础网络配置,一线城市起薪7500-11000元/月,新一线城市6500-9500元/月,适合应届生起步,如三一重工、美的等制造企业常年招聘该岗位;核心技术岗(如工业互联网工程师),负责工业数据平台搭建(如基于树根互联根云平台开发数据看板)、设备预测性维护模型部署,需熟悉工业大数据处理(如时序数据库InfluxDB)与边缘计算技术,一线城市起薪13000-22000元/月,具备汽车、电子制造行业经验者年薪可达28-50万元,是行业需求主力,华为云、阿里云工业事业部该岗位招聘量占市场40%以上;行业应用岗(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专员),对接不同行业产线改造需求(如机械加工车间智能调度系统落地),需兼具技术能力与工业场景认知,一线城市起薪11000-18000元/月,汽车、航空航天行业薪资比普通制造领域高20%-30%,如比亚迪、中国商飞均在重点布局该岗位。
地域分布上,一线城市(北京、上海、深圳)聚集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(如树根互联、海尔卡奥斯)与高端制造企业,岗位覆盖“运维-开发-方案”全链条,薪资领先但生活成本高;新一线城市(杭州、武汉、重庆)依托本地制造产业基础,形成特色应用场景,如杭州聚焦电子制造智能改造、武汉围绕汽车零部件产线联网,薪资为一线城市70%-80%,性价比突出,如武汉光谷的长飞光纤、重庆的长安汽车均有稳定岗位需求;区域中心城市(如苏州、东莞)聚焦传统制造业升级,以基础运维与技术支持岗为主,起薪5800-8500元/月,且多与本地院校合作“订单培养”,如苏州职业大学与当地电子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毕业生就业率超92%。
企业类型方面,工业互联网平台厂商(树根互联、海尔卡奥斯)技术前沿,适合积累平台化经验;制造企业IT部门(三一重工、格力)需求稳定,福利完善,适合偏好“稳定就业”者;系统集成商(中软国际、东软)项目覆盖多行业,能快速提升综合能力。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推进,中西部地区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加速,成都、西安等地岗位需求增长30%以上,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地域选择。
-
其他招生信息
-
2025-09-30
-
2025-09-30
-
2025-09-30
-
2025-09-30
-
温馨提示:e教务网是国内一站式升学服务平台,本页面从互联网整理了有关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的招生简章、招生专业、学校简介、学校收费标准等信息,为考生了解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提供全方位信息参考,轻松选择到自己的心仪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