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专业介绍
    • 就业前景


      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是融合汽车工程、电子信息、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,以“智能感知、协同控制、数据服务”为核心,培养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        1.培养目标:聚焦“车路云”协同技术能力

       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:

        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:掌握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原理与调试方法,能独立完成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系统的部署与优化;

        车联网通信能力:熟悉5G-V2X通信协议,能进行车载终端与路侧单元的数据交互开发;

       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:运用Python、MATLAB等工具对自动驾驶数据进行标注、清洗与建模,支持算法迭代优化。

        同时注重职业素养培养,如信息安全意识(车载网络攻防基础)、项目管理能力(智能网联测试项目全流程管控),部分院校(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)还融入“智能座舱交互设计”课程,提升岗位适配性。

        2.课程体系:“技术+实践”双主线并行

        课程设置围绕“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”展开,理论课服务于实操,实训课占比超60%:

        专业基础课:汽车构造(重点讲线控底盘)、电子电路设计、嵌入式系统开发(C语言与STM32单片机);

        核心专业课:

        智能驾驶方向:自动驾驶算法基础(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)、激光雷达点云处理(PCL库应用)、高精度地图制作(SLAM技术);

        车联网方向:5G-V2X通信技术、车载网络安全(防火墙与入侵检测)、边缘计算与云平台(阿里云IoT实训);

        数据服务方向: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与管理、机器学习(TensorFlow框架实战)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(ISO26262功能安全);

        实践教学:以“真实场景实训”为核心,包括:

        基础实训:智能传感器标定(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联合标定)、车载网络诊断(CANoe工具使用);

        综合实训:自动驾驶仿真测试(CARLA平台模拟复杂路况)、车路协同系统联调(路侧单元与车载终端通信测试);

        顶岗实习:在华为、百度Apollo等企业参与真实项目,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进入吉利集团智能网联研究院,参与量产车型的自动驾驶功能开发。

        3.实训条件:高投入保障技术前沿性

        优质院校通常配备先进的实训设施,并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。例如:

       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:与吉利集团共建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”,投入4500万元建设智能感知、线控底盘等16个专业实训室,可开展L4级自动驾驶场景模拟教学;

       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:建有激光雷达调试、车载网络诊断等8个专业实训室,设备总值超380万元,与比亚迪、宇通合作开发“智能网联整车综合测试”课程;

       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:与长安汽车共建产业学院,引入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资源,学生可参与实车智能驾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。

        4.校企合作与职业认证

        校企合作:多与科技公司、整车厂合作,如:

        订单班:与华为共建“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程师定向班”,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华为车BU;

        技术共建:与百度Apollo合作开发“自动驾驶数据标注”课程,将企业真实数据集转化为教学案例;

        职业认证:可考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工程师、车联网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部分院校将“1+X”证书(如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)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证书可直接对接企业招聘标准。

        总结

      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凭借“智能化+网联化”的产业升级红利、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及高薪回报,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热门选择。尽管行业对技术迭代能力要求较高,但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企业实战锻炼,毕业生完全能够适应行业变革,在智能驾驶算法开发、车联网系统运维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对于有志于投身该领域的学生而言,选择一所实训条件优越、校企合作紧密的院校,并注重自动驾驶算法、数据处理等前沿技术的学习,将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。



       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聚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核心需求,随着自动驾驶、车联网技术的规模化落地,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,就业呈现“技术迭代快、薪资水平高、职业路径清晰”的特点:

        1.行业需求:千亿级市场催生百万人才缺口

        截至2025年,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,中国占比超65%,直接带动相关人才需求激增。根据《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预测报告》,2025年行业人才缺口达103万,其中计算机类、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人才尤为紧缺。例如,华为、百度Apollo等科技公司在智能驾驶算法、V2X通信领域的岗位需求年均增长40%以上,部分企业甚至开出30万元年薪招聘资深测试工程师。

        2.核心就业岗位:覆盖全产业链关键环节

        毕业生就业方向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、制造、运维三大领域,岗位类型适配不同职业规划:

        研发与测试领域:智能驾驶算法工程师(负责自动驾驶决策逻辑开发)、智能传感器标定工程师(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参数调试)、车联网协议工程师(V2X通信协议解析),主要进入华为、大疆车载等科技企业,起薪普遍高于传统汽车行业30%-50%;

        生产与制造领域:智能网联汽车装调技师(生产线传感器安装与整车联调)、质量检测工程师(ADAS系统功能验证),服务于比亚迪、吉利等整车厂,部分校企合作订单班(如吉利产业学院)毕业生起薪可达8000元/月以上;

        售后与运维领域:智能网联汽车故障诊断师(车载网络故障排查)、车路协同系统运维工程师(路侧单元部署与数据管理),主要进入特斯拉、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售后体系,资深技师年薪可达15万元。

        3.发展趋势:技术升级与政策红利双轮驱动

        技术迭代加速: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70%,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激光雷达点云处理、OTA远程升级等技能;车路协同技术(C-V2X)的普及催生了对路侧设备部署、边缘计算平台运维的需求;

        政策强力支持: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发展路径,多地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,直接带动测试工程师、数据标注员等岗位需求;

        职业晋升路径清晰:从初级测试工程师晋升至技术总监通常需5-8年,资深工程师可转型为项目经理、技术顾问,或自主创业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改装、数据服务公司。

        4.薪资水平:高端岗位薪资领跑汽车行业

        一线城市:智能驾驶算法工程师月薪普遍在15000-25000元,资深工程师可达30000元以上;智能网联汽车装调技师起薪约8000-10000元/月,经验积累后可突破15000元;

        二三线城市:基础岗位月薪约6000-8000元,技术骨干可达12000元/月左右。例如,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宇通客车合作培养的毕业生,起薪较普通院校高20%。


  • 其他招生信息

    温馨提示:e教务网是国内一站式升学服务平台,本页面从互联网整理了有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招生简章、招生专业、学校简介、学校收费标准等信息,为考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提供全方位信息参考,轻松选择到自己的心仪学校。